入住新房,对于业主来说,都是很开心的事情。但是不少业主在住过一段时间后,就会发现不少的问题。比如瓷砖空鼓脱落。如果出现了瓷砖脱落的问题,就会对整个家居效果很有影响。那么,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瓷砖空鼓脱落的原因。
瓷砖会空鼓脱落的原因分为2类:粘结材料和瓷砖本身的问题、装修工人施工的问题。而要避免装修工人的施工问题,就要找专业的装修公司才能避免,这些问题业主不能直接的避免。于是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粘结材料和瓷砖本身的这2方面。
一,粘结材料
1,水泥砂浆。如果水泥砂浆的配比不符合要求,或水泥砂浆中的水的配比过高,就会导致水泥干燥后水份流失过大,造成空鼓现象。
2,水泥。
① 有些水泥泌水性不好,在陶瓷砖铺贴好后,会在陶瓷和水泥层之间出现一层水膜,导致陶瓷砖粘结不良。
② 不合格的水泥粘结强度不够,体积安定性差,后期膨胀率过大,会导致陶瓷砖发生空鼓。
③ 如果在铺贴陶瓷砖时选择了早强型水泥(带R),由于水泥会过早地失去流动性,从而使水泥砂浆层不能和陶瓷砖完全结合,导致铺贴一段时间后发生空鼓脱落。
二, 瓷砖本身的问题
1,陶瓷砖背纹:瓷砖背纹的形状、深度对于粘贴的牢固程度有直接的影响。通过加密、加深背纹而增加粘贴面表面积,或者设计带有外窄内宽的“燕尾槽”背纹,可以加强与水泥的粘结牢固度,防止空鼓或脱落。
2,吸水率:陶瓷产品的吸水率是反映坯体烧结程度的重要指标。吸水率越低,其结构致密度就越高,物理化学性能(硬度、耐磨性等)就越好。但是,低吸水率的陶瓷产品与铺贴水泥的粘结力弱于高吸水率产品,这就是瓷质砖产品(吸水率0.5%以下)更容易空鼓脱落的原因。
3,瓷砖背面有蜡迹:抛光砖表面普遍进行了防污处理,有部分防污剂是属于憎水性物质,处理过程中由于传动的作用,防污剂可能有粘附到砖底的情况,降低了粘结的牢固度从而导致空鼓脱落的发生。
4,吸湿膨胀:高吸水率的产品铺贴在潮湿环境中,长期吸附水分后坯体逐渐膨胀而导致与粘结水泥分离脱落。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吸湿膨胀率过大(0.06%以上)的陶质砖产品。
5,陶瓷砖背浆(砖底粉):背浆的作用是防止陶瓷砖在烧成阶段与传动辊棒黏结,但过多、过厚或面积过大而铺贴前又未被清除的情况下,会影响与水泥浆的粘结强度。通常情况下,背浆与砖底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50%,应没有明显的游离粉状物。
了解了瓷砖空鼓脱落的原因,业主在选购瓷砖的时候就要注意了,选择合适的瓷砖才是最的避免瓷砖脱落的原因。小编提示,跟专业规范的装修公司合作,才能避免装修施工造成的瓷砖脱落,而且才会有很好的售后保障。